自古以来白色石材大象就是我国传统的装饰雕塑物,古时代大象的身影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见,宫殿、衙门、桥梁甚至是纽扣上都存在着大象的身影。一般情况下大象的出现都是成双成对的,当然必须是一雌一雄的。大象摆放的方向具有不同得含意:1.象鼻向天:据说吸财象是北斗七星,这类造相是适合航空事业、宗教占卜学家的催财法,象鼻必须高过身体高度。那就是说汉白玉大象雕刻的时候一定要把象鼻雕刻成向上扬起的样式。只有这样才能为象鼻朝天。2.象鼻向地:五行中,地属土,土铜鼻向下吸取万物之财,对珠宝、古董、收藏家、建筑、房地产行业有利。3.象鼻向前:当店前是银行、金融机构、珠宝店,我们就用象鼻向前的吸财象,目的就是把前方的财富吸进来。一般来说,钱财都是从门口进来,象鼻向前的吸财象宜放在门口土地财神的左方,左为贵人方,纳五方正财,是家宅不可缺少的旺财风水物。花岗岩大象常常摆放在工厂大门,大家都知道,大象属于群居性动物,包括与象群的战斗力,所向披靡,主要因为其团结,企业也是需要这种精神,大象其实展示的是一种非常明确团结向上精神,并且一直的延续下来。
惠安石雕的技艺一传入就有相当高的水平。现存惠安境内早的石雕作品是唐末威武节度使王潮墓的文官、武士、虎、马、羊等园雕和莲花浮雕,宋代雕就,距今已有1100多年,其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宋代的洛阳桥遗存的石将军、桥墩石塔的佛像雕刻、中亭的题词沉雕,无论采石、石雕都说明其时的技术水平很高。明朝时,惠安考上进士在朝廷为官的人较多,各种牌坊、墓区的石雕产品更多。兴建于明初的崇武古城是用石头砌就的石城,这类遗物有张岳墓的将军、马、虎、羊,崇武城隍庙的石狮等等,这些都标志了当时较高的石雕工艺水平。但明代的崇武古城一度被毁,现有的石城是清时重修的。清代是惠安石雕大发展的时期,艺术风格趋向精雕细琢,注重线条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形成了惠安石雕的南派风格。这一时期,是惠安石雕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时期,也是石雕工人开始走出惠安向外发展的时期。除本省各地外,还通过华侨和商人向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发展。从甲午战争后,台湾岛内大兴建筑之风。吸收了不少惠安工匠到台湾参加石雕加工生产,井有不少人在台安居。带来的石雕技艺,成为闽台关系的重要媒介。解放以后,惠安石雕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的集美鳌园建设,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80年代毛主席纪念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湄洲岛妈祖雕像、厦门郑成功雕像都大量地倾注了惠安石雕艺人的心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届雕刻艺术节在惠安举办后,惠安石雕注入了强烈的现代艺术新观念、新标准、新创意、新视点。惠安石雕成长壮大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仅2003年,全县雕刻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出口创汇50亿元,井被文化部授予“中国雕艺之乡”的称号。